最新发布标准 标准修改单 即将作废标准 即将实施标准
国内标准检索 国外标准检索 专业检索
最新图书 推荐图书
预警快讯 TBT通报 SPS通报
REACH法规专题 ROHS指令 能效专题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WEEE指令
标准公告 标准公示 制修订计划 特别推荐
关于我们 购物车 我的帐户 标准基础服务平台
   
QQ在线咨询
首 页>>行业动态>>正文
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标准研究或将在今年下半年结题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添加时间:2021/05/18

    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5月15日在北京表示,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的标准研究或将在今年下半年结题,标准初稿将提交相应的国家标准委员会。

    “2021中国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大会”当天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开幕式上,中日友好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揭牌运行。

    卢清君表示,中日友好医院自2019年起开始探索5G技术在互联网诊疗方面的应用,现已实现三大电信公司5G基站在院区内的全覆盖,在远程医疗方面有了非常好的能力提升。尤其是5G强大的通信能力、低时延能力,为远程医疗传输图像和实时高清视频运用带来便利条件。

    此外,医院还探索将5G与一些新技术,包括一些培训和教学技术相结合。目前运用较多的是中医针灸与西医结合的针刀技术,通过超声影像的实时诊断和传输,教授地方的针灸医生学会使用这项技术。学员回到地方开展相应技术时,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在线实时指导,减少误操作,提高了治疗的准确度。

    卢清君指出,只有5G能为相关技术提供更好的方案,“因为它提供1080P以上的高清视频,同时它的时延可以降到30毫秒以下”。大医院的诊疗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模式进行传授,“包括以后开展的超声介入、内窥镜的技术,都可以借用5G的通讯方式传播下去”。

    5G通讯网络也将为患者的就诊体验带来提升。卢清君举例说,在4G时代查询CT核磁等检查报告时,患者只会得到一张报告,没有原始图像。因为原始CT图像的格式大小在0.5G到1G之间,4G传输需要很长时间。进入5G时代,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得原始CT影像并存储到健康档案中,下次就诊时可以共享给下一位医生。

    5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2021中国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大会上,中日友好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揭牌运行。 

    卢清君也指出,探索利用5G通讯开展互联网医疗也需要控制其质量标准。当一项新技术在使用5G通讯时,需要技术匹配来保障通讯的稳定性和时延的有效性。

    “我们在各地去建设平台的时候,发现每个医院建的通信参数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去共同建立医院间的5G通信网络,这样才会避免木桶的短板效应,不至于因为任一端的通讯能力下降而影响整体的医疗质量。”他说。

    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国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标准研究的组织单位。卢清君表示,课题组自去年启动以来,已经在全国征集了30家大型医院的应用案例,涉及24类应用、80多个场景,并已经在加紧测试。15日当天,医院还启动了第二批案例征集,到今年6月底会再增加一些医院实际操作用的案例。

    卢清君指出,这些案例的背后是实际应用中进行的技术参数测试,凝练出技术标准,为下一步撰写5G医疗行业卫生标准提供相关数据依据。“这个工作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进行结题,会有一个标准初稿提交给相应的国家标准委员会。”


『 打印 | 关闭 | 顶部 』
国家标准查询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嘉兴市标准化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  备案:浙ICP备160235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