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标准 标准修改单 即将作废标准 即将实施标准
国内标准检索 国外标准检索 专业检索
最新图书 推荐图书
预警快讯 TBT通报 SPS通报
REACH法规专题 ROHS指令 能效专题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WEEE指令
标准公告 标准公示 制修订计划 特别推荐
关于我们 购物车 我的帐户 标准基础服务平台
   
QQ在线咨询
首 页>>行业动态>>正文
浙江构筑标准化“高地” :以改革,激发澎湃活力!
作者: 来源: 市场导报 添加时间:2021/04/19

    浙江是全国最早获批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2020年,试点迎来圆满收官。以此为主线,过去一年,全省理顺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制定更多高质量标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不断促进各领域、各层级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

    改革试点迎收官

    去年10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义乌召开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评估总结会,浙江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评估。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至此,浙江成为全国最早获批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

    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落地,成为新常态下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机遇,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省政府先后发布总体方案和各阶段实施方案,部署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加强区域和国际化合作、提升标准化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目标任务。

    2020年,浙江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进入收官之年。对标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工作体系的改革目标,浙江为此擘画了新的“攻坚图”。一年来,固根基、扬优势,完善标准化建设实施机制;补短板、强弱项,破解标准化事业发展难题;拓领域、提效能,更好地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抓基础、强支撑,加强标准化改革创新保障,这场改革试点的决胜之战,最终迎来了圆满收官。

    此间,改革试点四大目标、五个方面的66项主要任务全面开展、圆满完成,取得预期成效,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新路径——标准化管理体制不断取得新突破。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持续深化,部门标准化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标准制定管理和实施监督机制日益完善,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省市县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权责明确的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层级清晰、协调配合的地方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亟需的标准基本覆盖。新型“浙江标准”体系全面建成,“标准化+”与“互联网+”“机器人+”联动推进,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形成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全省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力量。

    立“浙江好标准”标杆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标准创新能力,则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4年前,经中央批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同意浙江率先设立“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主办单位为省政府,周期为2年,表彰名额为重大贡献奖不超过3个、优秀贡献奖不超过10个。这个奖项,是浙江在全国省级政府层面率先设立的标准创新类奖项,也是浙江在标准化领域的最高奖项。2018年,首届“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工作展开,共有12个组织和项目获奖。

    2020年,为持续调动各类标准创新主体积极性,发挥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及时发布申报通知,组织开展了第二届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工作。最终,评选出浙江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3项、优秀贡献奖10项,涉及“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传统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树立了标准创新贡献示范标杆。

    它们,每一个都经得起比较和检验,每一个都处在全国领先水平,或推动产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或锚定绿色健康,聚力社会新发展;或力争国际权威,取得标准新突破,均代表了浙江相关领域标准化最高水平。全力推行标准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引导各个主体、各个方面把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为先进标准,成为共同追求的先进标杆,支撑和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标准创新贡献奖设立的初衷和方向所在。

    2020年,省级层面之外,台州市、嘉兴市、桐乡市政府也设立了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台州市开展了首届奖项评审。这些获奖组织和项目,标准效能持续释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对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程度不断凸显。

    激发市场标准活力

    政府和市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看得见的手”有效调控,是理论命题,更是实践命题。

    一直以来,浙江坚持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得标准化改革活力得以充分释放:一方面,依法严格地方标准制定范围和制定程序,设立地方标准技术审查中心,建立节能、环保等重要地方标准立项和审评听证制度,制定设区的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全面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让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所执行的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名称、编号、文本,或产品的技术指标名称、要求、测试方法等。

    和之前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备案相比,这一改革,不仅大大减轻企业人力、物力消耗,而且有利于形成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管机制,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收集、比对企业公开的产品标准信息,对企业公开的产品标准信息进行监督,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截至2020年底,已有近5万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20余万项,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数全国第一、标准数全国第二。为响应日新月异的新业务、新技术需求,浙江还鼓励学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制定发布市场亟需的团体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统计显示,到去年底,浙江累计发布团体标准2600多项,数量全国第一,市场主体标准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 打印 | 关闭 | 顶部 』
国家标准查询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嘉兴市标准化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  备案:浙ICP备160235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