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标准 标准修改单 即将作废标准 即将实施标准
国内标准检索 国外标准检索 专业检索
最新图书 推荐图书
预警快讯 TBT通报 SPS通报
REACH法规专题 ROHS指令 能效专题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WEEE指令
标准公告 标准公示 制修订计划 特别推荐
关于我们 购物车 我的帐户 标准基础服务平台
   
QQ在线咨询
首 页>>行业动态>>正文
中关村全国首发智能测温标准 测温时长不超1秒钟
作者: 来源: 北京日报 添加时间:2020/04/20

    测量误差应在±0.3℃以内,测温时间不超过1秒钟,可同时并行筛查人数至少6人……昨天,中关村管委会线上发布首个《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技术规范》,疫情期间在车站、地铁、商超等人流聚集场所站岗测温的AI智能测温装备在全国首次“有章可依”。

    智能测温标准工作组组长、旷视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有意选用智能测温设备的使用者来说,标准发布后,面对市场中参差不齐的非接触式测温产品,他们将不再无从选择。

    根据标准,智能测温设备在测温误差、测温时间等方面都需满足具体的指标,还要满足可智能告警、佩戴口罩检测准确率等要求。例如,体温超过告警阈值会触发告警,体温正常但手持高温物品时,系统需要智能排除,不能触发误报。

    “企业的技术路线、应用元器件等均有差异,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参考,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产品在防疫场景下的产业化推广。”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陈文奇说。

    疫情发生以来,以旷视、中电科11所、百度、格灵深瞳、久译、千方、同方威视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推出多款红外智能测温产品,解决大客流下快速精准测温的难题,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防疫需求下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红外智能测温产品“百花齐放”,如果技术标准跟不上,会导致产品性能差异较大,妨碍疫情防控的效果,更限制智能测温产品的持续优化和加速推广。

    据悉,首个智能测温标准由旷视、中电科11所、同方威视、百度、久译、千方、格灵深瞳等12家业内知名科技企业、专业机构共同制定。工作组通过视频会议高效完成立项、标准提案评估、专家审议、标准发布等环节,用时仅29天,在保证标准质量和程序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标准创制周期。下一步,中关村将进行相关国际标准提案申报,争取将该标准转化为全球同行认可的国际标准。

    除智能测温系统外,中关村还将围绕纳米抑菌防护用品、抗疫机器人等防疫抗疫相关领域加强标准布局,争取形成一批防疫抗疫技术的中关村标准。


『 打印 | 关闭 | 顶部 』
国家标准查询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嘉兴市标准化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  备案:浙ICP备160235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