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标准 标准修改单 即将作废标准 即将实施标准
国内标准检索 国外标准检索 专业检索
最新图书 推荐图书
预警快讯 TBT通报 SPS通报
REACH法规专题 ROHS指令 能效专题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WEEE指令
标准公告 标准公示 制修订计划 特别推荐
关于我们 购物车 我的帐户 标准基础服务平台
   
QQ在线咨询
首 页>>行业动态>>正文
陈波:树立管理者责任意识 服务国际标准制修订
作者: 来源: 中国标准化  添加时间:2019/10/25

    树立管理者责任意识  服务国际标准制修订

    ——访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原副所长、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和电磁量测量设备技术委员会(IEC/TC 85)原秘书 陈波

    中标社:您从2003年开始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和电磁量测量设备技术委员会(IEC/TC 85)秘书,这些年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陈波:2003年4月,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接管了IEC/TC 85秘书处,实现了我国承担IEC技术机构零的突破。

    接管初期,TC 85仅有17个P成员国、13个O成员国,1个工作组,20余位专家(包括1位中国专家),仅与3个技术委员会建立联络关系,制定了38项标准。接管后,该技术委员会逐渐发展壮大,现有26个P成员国、19个O成员国,5个工作组、1个主席顾问组、1个联合工作组,90余位专家(包括15位中国专家),与13个技术委员会建立了联络关系,已出版有效标准50项,在研13项,其中由中国主导并出版的标准9项、在研2项。这些年,TC 85共有23位专家获得了“IEC 1906奖”,其中包括3位中国专家。这些数据表明,TC 85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担任秘书伊始,我为自己设立了两项工作目标。第一,严格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各项职责和义务,为国际标准化事业作贡献;第二,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和引导中国专家参与技术委员会内的各项活动,发挥作用。16年的工作业绩证明,我做到了。

    IEC技术委员会是专业性非常强的组织,作为这类技术性组织的秘书不能只充当“二传手”的角色,应当树立委员会管理者(甚至可以理解为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并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三懂”,即“懂”本领域标准化对象涉及到的技术理论知识,“懂”与标准化对象有关的技术、产品及其市场需求,“懂”标准化原理及本领域的标准化需求。为此,必须持续地学习并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才能具备对委员会的专业管理与经营能力。尤其要与主席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与项目召集人做到有效互动,服务好各国专家。

    中标社:您于2015年荣获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托马斯·爱迪生大奖,该奖是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最高技术管理奖。请您分享一下中国专家如何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中脱颖而出,获得认可?在与其他国际专家协调合作的过程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陈波:这确实是个分量很重的奖项。但是,这并不是IEC给予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对TC 85能力与贡献的认可和奖励,是TC 85整个大家庭的荣誉。

    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中国委员会提名我为该奖项的候选人;我还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为我提供不竭的资源,使我可以持续地致力于这项工作。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TC 85的主席Franck Gruffaz先生和第八工作组的组长Wolfgang Hofheinz先生。前者在其任期内与我并肩作战,全身心致力于TC 85的经营与发展;后者在TC 85发展低谷时期(2003年以前),积极活跃地组织第八工作组的活动,带动TC 85向前发展。

    在2003年之前,我国没有承担IEC技术机构的先例,在国内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工作样板。这在当时确实是一项挑战。在我任职伊始,便开始与主要成员国的TC管理者或专家进行不懈的沟通,向他们学习。TC 85的工作在停滞了5年后又重新启动,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为深入体会国际标准化业务实质(从标准项目管理到具体标准制修订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做好技术委员会的经营与管理,更好地服务标准项目召集人、起草专家,我主动承担了一套由9个部分组成的国际标准修订项目,作为项目召集人和起草人组织由7个国家15位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圆满完成了各阶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制定经验,由此,逐步实现在委员会管理上得心应手,服务上专业到位。

    IEC发起于欧洲,成员国及其专家绝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中国人要想有效地管理和服务好一个由西方人构成的技术组织,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所以,深入了解欧洲专家的处事习惯和作风,比较并体会东西方文化差异,努力采用彼此都舒服的方式进行沟通,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下的功夫。与主席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更是保证委员会和谐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几年的业务与文化交流,我与主席和很多专家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中标社

    多年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对您在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的管理和研发工作有哪些启示?

    陈波:经过100多年的实践和完善,IEC形成了科学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程序和制度。IEC标准的制定过程有严格、科学和规范的程序,每个阶段的活动都是面向所有成员国完全公开透明的。IEC鼓励所有成员国派员积极、深入地参与其中,发表意见,作出贡献。实际上,每项标准都吸引着相关领域的各国专家积极参与。每项标准中都汇集了国际层面专家的智慧、成熟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深入参与其中,或认真研读标准,必然会有多方面的收获。

    为此,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和推荐从事科研的青年骨干参与各个层面的标准化活动,力求在获得先进的技术成果与经验的同时,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有计划地培养面向各层面标准化业务的专业队伍,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以保证各项业务的积累、继承和可持续发展。在努力提升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为本单位各项业务发展与绩效提升作出实质性贡献。在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我们力求把握好“发展、创新与标准化”的关系。我们相信,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创新基于持续积累,积累依靠标准化工作来实现!


『 打印 | 关闭 | 顶部 』
国家标准查询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嘉兴市标准化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  备案:浙ICP备160235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