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标准 标准修改单 即将作废标准 即将实施标准
国内标准检索 国外标准检索 专业检索
最新图书 推荐图书
预警快讯 TBT通报 SPS通报
REACH法规专题 ROHS指令 能效专题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WEEE指令
标准公告 标准公示 制修订计划 特别推荐
关于我们 购物车 我的帐户 标准基础服务平台
   
QQ在线咨询
首 页>>行业动态>>正文
中国标准化学术委员会举办第一期学术沙龙 ——中外标准化组织管理与实践(一)
作者: 来源: 中国标准化  添加时间:2018/05/22

    2018年1月1日施行的新《标准化法》对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新《标准化法》确立了政府与市场共同配置标准资源的原则,这在中国是一个新的起点。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在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标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和政府财政支持等方面达到了非常完善的阶段。其标准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仅是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而且是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贸易仲裁、合格评定和产品检验的基本依据,起到了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和贸易保护的作用。为了解国外标准化制度、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外标准化管理和实践经验,促进中国标准化更好发展,《中国标准化》杂志社于2018年5月17日召开了中国标准化学术委员会第一期学术沙龙,沙龙的主题的是中外标准化组织管理与实践。

    中国标准化学术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7月19日,是以《中国标准化》杂志社为依托构建的标准化学术平台,致力于在开展标准化理论创新、服务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标准化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中国标准化事业的重要学术智库。本期沙龙为中国标准化学术委员会2018年举办的首次学术沙龙。

    沙龙邀请了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麦绿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王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安佰生、美国国家标准化机构(ANSI)中国首席代表许方、ASTM国际标准组织中国首席代表刘斐、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高级总监丁蔚、美国UL公司标准部经理张斯光、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毕春丽8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来自社会各界的2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沙龙,沙龙由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副社长兼总编郭凯主持。

    王平:

    对欧美标准化体制以及东方国家标准化体制的差异性认识

    美国最开始做标准化并不是民间,而是政府。NIST起始于1901年,当时叫国家标准局(NBS)。它的起因,是美国政府委托NBS要制定以计量标准为主的标准化,建立相应的实验室。1904年非常有名的一场大火(巴尔的摩大火)促使NBS开始制定产品标准。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政府的军方采购需要也要求NBS制定产品标准。直到1988年,NBS更名为NIST,不再涉及与民间标准有关的事物。

    ANSI是民间组织,起始于1918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NIST和ANSI有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政府很强势,但是民间组织的领导也很强势。争论非常激烈,用了很长时间,最后大家都一致同意政府不应该做工业标准化的管理工作。结果就是NTTAA法案等法律规定NIST只做技术法规以及与政府有关的标准问题协调,要求政府的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要尽量采用SDO的标准,就是民间制定组织的标准。美国的特点是它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冲突做相应的调整。它的体制也在变化。最开始当民间的标准化能力很弱的时候,政府出来做。当民间力量很强的时候,政府就往后退,把工业标准化全让给民间来做。在美国真正制定美国国家标准的是被ANSI认可的几百个民间组织,如ASTM、IEEE、ASME、NEMA等。所以它是非常分散的国家标准化。 

    但是,是不是美国政府就不管民间的标准了呢?美国的智能电网项目、LED项目,都有政府在插手。NIST在协调美国智能电网项目,美国能源部在协调LED标准项目。实际上政府请专家在做总体路线图的设计,同时充当标准项目的总协调。因为政府有钱,会投入到有些项目中。在智能电网项目里面ANSI的作用很小,NIST的作用反而很大。美国的很多民间标准化组织都参与了智能电网项目。说明美国也在探索政府和民间的标准化协作。

    和美国是自下而上分散的体系不同,欧洲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欧洲各国的政府很强势,美国是要做小政府,把很多东西都让给民间。欧洲的国家级标准化组织如BSI、DIN、AFNOR等都是协会的组织形式,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开展的国家标准化都得到各自政府的授权。它们制定国家标准是独占的。其他民间组织没有权力制定国家标准。欧洲的三大标准化组织CEN、CENELEC、ETSI也类似,虽然都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但是和欧盟政府也有很好的协调关系,在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虽然欧洲人在公开场合下并不承认,他们的国家标准化是半官方的,或者说是半政府的。

    东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都是政府管理国家标准化。从工业化的角度看,这些国家都是后发展国家,而且由于东方国家的政治文化,东方国家都是强势政府,所以这些国家标准化管理都是由政府负责。

    虽然欧美及东方各个国家的国家级标准化的管理体制有很大不同,但是在技术委员会(TC)、工作组(WG)、标准起草组层面的组织形式和标准制定程序一般都大同小异。

    我们中国就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中国来说,到底哪个体系最好?我们应该学哪个体系?我个人觉得,我们不能仅仅是学习美国体系或者学习欧洲体系,,而是要在借鉴不同发达国家优点的基础上形成我们中国自己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不同发达国家的优点,但是要考虑我国有自己的政治社会体制,在这个体制下我们能做什么,需要大家的思考。

    许方:

    从美国ANSI的发展之路,看中国标准化改革之路
 
    今年是ANSI成立100周年。目前,会员共有1234家,其中包括764家公司会员,339家机构组织,68家政府机构、38家是国际组织以及25家教育机构。

    ANSI发展过程,除了反映了美国自愿性标准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政府与民间在标准发展上的互动与合作。2000年,ANSI牵头,在包括政府、企业、标准制定机构以及消费者代表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合作下,制定了美国国家标准战略。之后,每五年更新一次,最近一期的美国国家标准传略是2015年出的。 纵观美国标准化战略的制定以及美国的标准化发展,有两个成功的基本经验。第一是行业牵头,第二是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所以很多朋友可能有这个误解,以为在美国,尤其是民间标准的发展,就完全靠自身的发展,市场化等等,其实不然,实际上在很多层面上,依赖政府与民间的合作的成功。

    我国正处于标准化改革过程中,团体标准相关规定出来以后,目前似乎尚未出现类似ANSI这样一个团体标准发展协调者的角色。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制定一些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在这方面,NIST从政府角度出发,担任了这一协调者的角色,承担了诸如智能电网、网络安全等若干行业的协调这角色。而其他大部分牵涉到跨行业的标准制定,则基本都由ANSI牵头来做,包括信息基础、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国土安全、纳米技术,还有包括其他生物质燃料等等。

    以美国现在正在做能效与建筑环境标准路线图为例, 2012年ANSI成立了一个中立的平台,把来自民间、学界、行业、政府等等不同背景的专家集中在一起,探讨制订能效标准路线图。根据研究成果,出了一本过程报告,以及一个整体路线图。研究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是缺口,什么叫缺口?就是所有人坐下来以后,看一看我们还缺什么,结果发现在于能效相关的标准中,大约里面有一百多个缺口,这就是它真正的作用。我们去看国外的做法,同时回过头看一看我们自己的做法,比较一下看看有何不同?在目前的跨行业发展中,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协调机构,能够把跨行业的专家请来,形成这么一个机制做一个标准路线图?这个既给行业带来好处,也给政府带来好处,或者是给标准制定机构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益处。我觉得国外这些部分的内容是可以借鉴的。因为不管是从下而上还是从上而下,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体系,这都是牵涉到行业的,你都会遇到,所以你可以借鉴看看有什么样的效果。


『 打印 | 关闭 | 顶部 』
国家标准查询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嘉兴市标准化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  备案:浙ICP备160235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