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标准 标准修改单 即将作废标准 即将实施标准
国内标准检索 国外标准检索 专业检索
最新图书 推荐图书
预警快讯 TBT通报 SPS通报
REACH法规专题 ROHS指令 能效专题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WEEE指令
标准公告 标准公示 制修订计划 特别推荐
关于我们 购物车 我的帐户 标准基础服务平台
   
QQ在线咨询
首 页>>行业动态>>正文
度量美丽 塑造美好 ——访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肖作兵
作者: 来源: 中国标准化 添加时间:2017/12/12

    香料香精化妆品产业被喻为“美丽事业”;与美丽打交道,既美好又浪漫。而在浪漫背后,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的研制与实施,是科学严谨规范的工作。依托这些严格的标准,让这份“美丽的事业”散发出愈加迷人的魅力。为这个快速发展的轻工行业护航的标准化技术机构正是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257)。

    TC 257成立于2000年,秘书处设在上海香料研究所,经过2008年和2013年两次换届,目前下设香料香精分技术委员会(SC 1)和化妆品分技术委员会(SC 2),分别作为P成员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精油技术委员会(ISO/TC 54)和化妆品技术委员会(ISO/TC 217)的国际工作。

    凭借在技术管理方面的整体表现,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16年全国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一级。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该标委会秘书长肖作兵教授,就该标委会制度建设与管理经验、标准推动行业发展以及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美丽事业 标准先行

    标准的基础工作是科研。在多年的标准化工作基础上,香料香精和化妆品领域在重要标准方面均已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成立十多年来,TC 257完成制修订香料香精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百项,承担或参与修订国际标准十多项,为我国香料香精和化妆品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基本形成了较为实用的标准体系。

    据肖秘书长介绍,TC 257标准制修订工作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与技术创新、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立足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SC 1根据行业需求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产品质量标准中涉及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统一,制定了香料通用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绝大多数等同或修改采用相关国际标准。同时,对量大面广及问题突出的产品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根据行业的发展及时进行修订,使其内容符合形势的要求,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

    SC 2近年制标的重点是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标准。SC 2成立初制定的“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 5296.3)前后花了数年时间,该标准首次引入全成分标示概念,即按INCI(化妆品配料国际命名)中译名将化妆品中的全部成分按加入量大小依次列在化妆品标签成分表中。这既方便消费者选购产品,也有利于政府监督管理,在行业中有很好的反响。

    在前瞻性标准研制方面,由于难度较大,必须保证充分的前期研究工作才能开展进一步的标准制定工作。因此标委会对于拟立项的项目,尽量做到先研究后立项,确保标准计划按时完成。秘书处按照年会讨论的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积极联系相关单位适时上报计划并及时更新相关标准。

    肖秘书长指出,TC 257自成立以来将制度建设作为标委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依托秘书处严格制定并加以施行;在工作层面,始终面向消费者需求与行业市场发展需要,围绕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

    秘书处所在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TC 257的工作,一直由所领导担任标委会秘书长,在人力、资金上给予基本保障;同时确保SC 1和SC 2秘书处人员相对稳定,且具有较丰富的行业业务知识,与企业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企业的技术长处和现实问题非常了解。

    正是因为这种内外并重的务实做法,TC 257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成果斐然。秘书处单位先后荣膺2010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5月荣获轻工业“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9月获得2016年全国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一级评价。

    关爱健康 源头制标

    随着我国标准化改革的深入推进,TC 257及时完善香料香精和化妆品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不断优化标准体系结构,充分体现标准制修订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和配套性。

    谈及标准制定,肖秘书长特别强调了对消费者健康的关注。例如,SC 2根据消费者十分关注的化妆品中防腐剂和色素的使用(包括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制定了化妆品中游离甲醛和甲醛释放物的监测方法等标准。为防止化妆品生产企业将药物(抗生素、激素等)作为化妆品配料用于化妆品的情况发生,近年制定了一系列检测方法标准。针对本世纪初在我国化妆品领域出现的按摩精油和面膜这两类新产品,SC 2从保护消费者健康、规范市场发展的角度,在广泛听取企业和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国标和行标(如GB/T 26516-2011、QB 4079-2010、QB/T 2872-2017),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化妆品新原料层出不穷,可使用化妆品原料也成千上万,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化妆品成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随着相关产品精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功能性化妆品原料开发应用也已成为化妆品制造业的热点和企业的卖点。然而,由于化妆品原料标准的严重不足,相关产品缺乏有效的规范。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为化妆品企业合理选料提供依据,标委会借鉴国外对化妆品的管理方式和经验:从化妆品源头原料开始进行管理,实行良好生产规范,进行生产过程控制,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标委会将化妆品用原料标准列入了化妆品标准体系中,开展化妆品原料标准的制定,重点是具有安全风险物质的原料标准、特殊原料标准,例如活性原料(如防晒、美白祛斑等)、防腐剂、色素、染发剂等原料标准。目前标委会已前后组织制定化妆品用原料标准10余项,在化妆品原料标准制定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化妆品原料进行规范,为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细化定位 满足需求

    据肖秘书长介绍,我国化妆品产品标准主要对化妆品产品的感官、理化、安全卫生指标进行了规定,以满足化妆品产品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消费者的人体健康安全。但对化妆品相关功效没有做出具体要求,而交由市场进行选择。

    目前随着消费升级,化妆品市场定位日趋细化、个性化以及高端品牌的轻奢化,各种化妆品功能宣称也令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除了对品牌的钟情外,更多的则依据产品宣称的功效进行选择,然而这些宣称的功效是否名副其实?由于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指南)标准,消费者面对化妆品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功效宣称时往往心存疑虑,有的甚至花了冤枉钱或付出惨痛代价。

    为此,标委会在充分调研和开展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率先选择对量大面广的保湿产品开展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标准制定工作。在制定过程中,标委会积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织研讨会和开展相关实验室的验证工作,根据不同时间节点推进项目进程。历经4年,我国首项非特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QB/T 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成功发布。

    该标准不仅为消费者选用产品提供了依据,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标准技术和保障,同时也为企业宣称产品功效、筛选配方提供了方法选择。然而,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和产品功效的多样化,产品发挥功效的原理、所用原料不同,这一项标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销售)企业、消费者、监管部门的实际需求,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标委会将充分发挥标委会专家的作用,从行业高度来论证功效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必要性,并提出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指南)的制定方向,以满足化妆品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标国际 引领潮流

    SC 1自1984年起开始参与ISO/TC 54的工作,并于2010年协助国家标准委在上海承办了ISO/TC 54第27次年会。在日常工作中,SC 1按时保证了对国际标准草案及工作文件100%的投票率,积极承担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独立提出并主导制定了中国柏木精油(ISO 9843:2002)、中国脂松节油(ISO 21389:2004)、中国冬青油,重蒸(滇白珠油)(ISO 21390:2005)、中国白兰花油(ISO 17382:2007)、中国苦水玫瑰精油(ISO 25157:2013)、生姜精油(ISO 16928:2014)等六项国际标准,并承担完成了爪哇型香茅精油(Essential oil of citronella,Java type)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

    肖秘书长表示,SC 1将紧盯ISO/TC 54、JECFA及先进国家香料标准的进展,根据国内生产和使用情况制修订更多的行业产品标准,尤其要重视天然香料(精油、浸膏、净油等)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包括农药污染物的测定)、日用香精中过敏成分的测定等。ISO/TC 54制定的国际标准,除了有些精油我国无此产品外,其他标准,尤其是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大多已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促进了我国标准水平的提高。

    同时,SC 1积极开展国际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对重大问题和国际上的最新进展积极加以应对和跟踪。在制修订标准过程中,积极采用有利于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大力推动香料香精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ISO/TC 217成立较晚,SC 2自2009年开始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工作,并按时出席例行国际会议、及时反馈沟通,目前已经完成了我国化妆品专家在该组织的登记工作。凡与我国化妆品行业管理有关的国际标准草案,秘书处都听取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如天然、有机化妆品标准草案)。对个别感兴趣的检测项目,标委会也向TC 217建议,列为国际标准工作项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成为世界化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国际化妆品企业在我国开展生产和经营,我国化妆品标准的国际化已是必然。近年来,SC 2根据国情借鉴国外同行的管理模式,在重点化妆品原料标准、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标准上加大力度。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提案ISO  NP18818“Cosmetics - Analytical method -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Diethanolamine (DEA) by GC/MS”已正式获表决通过正式立项。SC 2将继续考虑将我国成熟、实施良好的化妆品中风险物质检测方法标准推向国际,为世界化妆品质量安全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 打印 | 关闭 | 顶部 』
国家标准查询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嘉兴市标准化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  备案:浙ICP备16023589号-5